您好,欢迎来到世纪金榜集团网站 ! 现在时间:
咨询电话
400-060-1799
客服电话
400-070-1799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张泉总经理做客《新航空》 畅谈从业经历与感悟
发布时间:2007-11-29 14:30:17
来源:世纪金榜
人气:0

xinhangkong1

10月中旬,《新航空》杂志编辑部徐主任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泉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专题采访。采访是以“职业转型”为切入点展开的。《新航空》杂志深度挖掘了张总从教师到企业家优美转身背后的故事。在采访中,徐主任不止一次地高度评价了张总来源于教育又服务于教育,为社会和更多的师生造福的作为和举动。

张总说,事业发展的形势使然,自己不得不离开令人怀念的菁菁校园,心里面难免还有许多的不舍。尤其是看到孩子们对老师尊重的目光,心里是很艳羡的。张总说,事过境迁这么多年,“教师”这两个神圣的字眼,仍然会不时地触动自己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从事教师这份职业,收获了很多可贵的品质,比如“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理念早已经在心中扎根。张总说,创业的历程和角色的转换总伴着不适、坎坷甚至是磨难,经历了这些,自己更开朗了,更外向了,但是品性变了,品格并没有变,浓浓的教育情结仍然在心中萦绕,为莘莘学子负责任的心从来没有动摇!

据了解,本次采访内容已刊登在《新航空》杂志十一月号上。《新航空》杂志是山东航空集团唯一机上杂志,随山东航空集团所有航线航班密集发行。每期《新航空》杂志拥有217万航空高端读者人次。

《新航空》杂志长期致力于对社会知名人士、成功人士和精英人士的采访,此次对张总的采访充分体现了公司和张总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

xinhangkong2

职场“变身”意味着你进入了一个新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在职场上打拼,但这并不意味着与过去一刀两断,如果处理得好,也许能把前一个角色中的成功之处延续下去,给事业加入新的营养。

 

Successfully Changing the Jobs

“变身”无极限

/徐茸

 

时间:2007年10月16日

地点:上岛咖啡文东创展店

主题:职场“变身”

人物:张泉(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宇(知名IT网站主编)

   徐茸(本刊编辑)

 

在职场“换个活法儿”

 

徐茸:近来,在周围的朋友当中,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有转行的经历,有人还不仅转过一次。有的从电台主持人转行做了报社记者,有人从设计师做了影视公司的编导,更有从上班族一时“糊涂”做了职业写手的。这些五花八门的“变身”经历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以前我们都说,隔行如隔山,转行谈何容易。换一个行业,就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头再来,其中的挑战不言而喻。

张总,我知道你最早是语文老师,而现在管理着一家很成功的企业。教师和企业家似乎离得非常遥远,你是怎么让自己的事业成功“变脸”的?这其中肯定有许多有趣的经历。

张泉:其实,从我的经历看来,当初选择老师这个职业,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事,因为家里有四人都是老师,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从小就受父母的影响,我也觉得当老师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事情也确实和我想象的一样,大学毕业以后,我如愿走上了教育岗位,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学校里我的课学生都爱听,一工作就带毕业班,11年中教了9届高三,这在当时是非常少有的事。工作两年以后,我发现教学中用的辅导材料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于是就开始自己动手编写辅导书。当时想得很单纯,就是为了自己的学生用。我把市面上能见到的各种教辅的优点汇集在一起,加入自己的教学心得,一本融众家之长的教辅材料就这样诞生了。

徐茸:听你这么一说,看来当老师的经历对日后自己做企业的成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在教育工作上没有独到的经验,恐怕也不会自己编书,后来的扩大规模更是无从谈起。这让我想起了“新东方”的俞敏洪,当初他也是从英语老师做到了“新东方”的掌门人。你们在事业转型方面有不少共同之处。

张泉:做教师出身,后来做培训、做图书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当然,也有许多做老师的,可能一直想换一种活法,在事业方向上有所改变,但到头来并没有实现角色的转化。也有的人做企业,想努力把小企业做大,但最终也没成功。这就是现实,许多时候,想法和现实确实是两码事。

记得一开始的时候,自己编的书只是本班和本学校使用,后来,这些材料通过种种渠道传到其他学校,需求量越来越大,流传也越来越广。那时印刷条件不好,大多是油印,后来才拿到印刷厂。即便是那种情况下,一本200多页的辅导书,就能印出上千册。应该说走到这一步,我自己也没料到,如果说最早是主动编书的话,那后来就有点形势所迫的感觉了,因为当地其他学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光语文这一门课就开发出了复习教材、适应性训练、模拟考试、同义词辨析等七八个类别。这时,各种风言风语也多了起来,学校对我却很支持,这毕竟也算教研成果,只有在教学上能钻研的才有这个能力。

随着规模的加大,我意识到自己的经验和眼光可以扩展到其他课目,于是,在语文之外,我又联系其他老师开发出了数学、政治等一系列高中教辅,反响都很不错。其实,当时像我这样做的不在少数,但许多人没有坚持下来,有的编写方面做得不错,但不懂得如何开拓市场,这里面确实存在眼光和意识的差别。还有的人开始时做得很成功,但随着时间推移,用在上面的心思越来越少,再加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一些阻力,就逐渐放弃了。

 

“变身”也有黄金年龄?

 

徐茸:看来,机遇只会光临有准备的人,转行更是如此,可见转行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和积累是必须的。如果新的行业与原来从事的工作在客户群、工作方式上有相匹配的因素,会容易很多;如果转到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估计就要费不少周折了。林宇,你原来不是做销售吗,后来怎么会进入网络媒体?

林宇:最早做硬件销售,主要因为从小喜欢电脑。我记得最早买的电脑1万多块,那还是386,能玩的游戏也寥寥无几,但那种幸福真是无法言传。到现在我的电脑和笔记本已经换过十几台,配置也越来越高档,但都没有找回当年的满足感。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兴趣吧,我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国内一家品牌电脑公司做销售经理。其实在工作之前,我在电脑硬件方面的知识已经达到了准专业水平,装机、维修、设备原理、软件编程等知识自己钻研过许多年,应该说做硬件销售完全够用。也许是我在这方面比别人更有优势吧,两年之后,我就做到了销售主管的位置。尽管做得游刃有余,但从我的内心深处,并不太喜欢需要过多交际的工作。我还是希望静静地钻研点技术方面的东西,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所以我后来转行做网络媒体,也不是非常突然的事。在转行方面,我很赞同张总的做法,长期的实践和积累,是成功的前提。虽然看似不是一个行业,但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泉:是啊。性格因素在事业转型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在当老师时,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身上更多的是知识分子的特性,但也有叛逆的成分。在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之后,又通过多年编写教辅接触了许多商业和市场环节,我发现在这方面能做得很好,也意识到对自己来说,也许在商海里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到了1999年,我虽然仍在当老师,而且干得不错。但编书的工作压力已经越来越大,除此之外,还要联系编委、印刷、市场等一系列环节,两者兼顾的想法已经不切实际,我就有了全心全意做好此事的念头。虽然我热爱老师这个职业,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但作为一名老师要为人师表,要为学生做出榜样,这就对自己的个性和做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我内心深处,还是渴望有机会闯荡一番,换一种活法儿。

徐茸:以前我看过一个材料,里面提到人生有转换职业的最佳时期,即所谓“转职适龄期”,排在第一位的是2530岁之间,有的调查显示,工作两三年以后是转行的最佳时机。

林宇30岁确实是转行的一个高峰期,除了正常原因以外,“三十而立”影响了许多人的心态,其实这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感觉自己在这行没机会了,希望能换个行业换个环境,所以不少转行失败的例子也发生在这个年龄段。其实,我觉得不应该用年龄来给自己是否转行划定一个界限,年龄不是衡量标准,关键要看自己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

张泉:我相信,大多数人对待事业是相当慎重的,年龄并不是一个决定因素。我31岁时辞的职,我们学校当时是省重点中学,曾经有个别老师离开也是办的停薪留职,在我之前,辞职的从来没有过。说实话,做这个决定我并没有和家人商量。我知道,他们的想法还是比较传统,希望我能在教师的岗位上继续做下去,毕竟做了这么多年,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且这是个比较稳定的职业,而下海经商面对的一切都是未知数,风险难以预料,更没有什么安全感可言。他们的想法我很理解,但这件事我已经在心里斗争了很长时间,最终这么做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于是,在我辞职的第二天,我就和家人搬出了学校宿舍,没给自己留什么退路。

 

先改变自己

 

徐茸:当一个人放弃了原有的职业积累,转到一个全新的天地中,肯定要经历一段适应期,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必须与新角色相互磨合之外,遇到的困难也可想而知。很多人就是由于太急功近利,还没熬过适应期就半途而废了。

林宇:适应期总会有的。比如,做媒体和做销售大不相同,虽然还在IT业这个大范围内,但工作方式和处事规则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来主要是打理好客户圈子,产品本身不需要你去做什么,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售前、售中、售后都是在和人打交道,你要不停地沟通、交流。但建立一个网站,丰富其中的频道内容,就显得更为复杂。你要事无巨细,亲自参与,有时候你推销的不是一个产品,可能是一种理念、一种运作方式。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不习惯。

张泉:在离开教师行业,开始管理一个企业,带领一个团队之后,我觉得自己的性格改变了许多,更加外向,更善于和别人沟通。因为你面对的不再是学生,而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要协调各种关系,和许多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你必须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在学校里,环境相对封闭,只要教好课,就皆大欢喜。而现在管理一个规模达数百人的图书发行企业,会遇到无数以前从没有想过的难题,而你必须去应对、解决,而且有时候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处事原则,要和自己原来看不惯的事物达成妥协,所以,刚开始的那个时期,适应起来确实很难。

徐茸:其实,我觉得走进一个新环境,接触一个新行业,有时并不意味着与过去一刀两断,如果处理得好,也许能把前一个角色中的成功之处延续下去,给新的职业角色加入营养。

张泉:这方面我体会挺深的。我虽然离开了教师工作,事业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教师的职业经历仍然带给了我许多东西,对现在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老师和企业家都许多方面都有相通的地方。比如老师是传道授业的,在面对学生时主要是引导、讲道理,以启发教育为主,不是以管理为主。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我会习惯性地像老师一样向大家阐述自己的理念,而不是以硬性的规定管理员工。比如员工被批评的时候常会闹情绪,我就给他们说,在学校里老师给你指出学习上的问题,指出你做错的题,你会不高兴吗?相反你会感激老师,而现在单位的领导给你指出工作中的错误时你也应该心怀感恩才对。你看,其实这种做法也是来源于教育学的原理。如果我没当过老师,就不会这么做。这件小事就能很好地说明,许多不同的职业经历其实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有时候即使你暂时离开了,它也会在你的下一段事业中发挥作用,尽管你可能毫无察觉。

林宇:我和张总的情况有些相似之处。比如,我进入网络媒体之后,有一段时间负责IT品牌企业频道的运营。正因为以前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很快就和国内主流品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频道的内容到广告运营,做销售的经历给了我很大帮助,至今仍受益匪浅。

张泉:比如,在我们世纪金榜,由于做的图书全是教辅,许多员工都来自教育行业,所以每年我们都过教师节。虽然现在我不是老师了,但我身上仍然保留着教师这个群体的优良作风,这些东西并没有因为做企业发生动摇,我性格变了,但品格没变,就像我在企业里倡导的:君子求义,利在其中。意思是说,你做的事是正义的、符合道义的,自然会带来利益,而且这种利益会更加长远。我们是在图利,但不是唯利是图。

徐茸:我想,一旦选择了转行,成功或者失败对于每个职场中人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如果真的“变身”失败,出于保险起见,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重新回归原行业。这毕竟是一个安全的选择,也不需要什么适应过程,坏处是容易一蹶不振。

张泉:在新角色中有的人一开始也能红红火火,但一段时间以后就衰落下去,这里固然有种种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没把开始时的闯劲和干劲发扬下去,这就和挖井一个道理。有时人生会遇到低谷,这对每个人都是种考验,你的企业规模越大,需要坚持的过程就越长,坚持下去才可能柳暗花明,一旦放手就会前功尽弃。一个企业如此,一个人在事业转型期同样是这个道理。有许多时候不是方向不对,不是种子不好,是你没等到发芽就放弃了。 

通过几年的努力,世纪金榜已经成了教辅图书中的知名品牌,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有时回过头来,却特别怀念当老师的日子。有人说,当过兵永远不后悔。我觉得当过老师也同样不会后悔,因为这个职业会塑造人们优良的品格,让一个人受益终生。也许有朝一日,做企业到了一定阶段,我会再回去过一把老师瘾。



鲁ICP备09011184号-4授权使用:世纪金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owered by:世纪金榜 Version 2006(客服电话)400-060-1799 400-070-1799
Baidu
map